新闻中心
战术混乱与依赖个体闪光成常态,红黑军团“胜利假象”下暗涌丛生**
(本报特约评论员 米兰内洛观察) 在刚刚结束的意甲联赛中,AC米兰凭借特奥·埃尔南德斯第89分钟的凌空抽射,以2-1艰难逆转升班马弗罗西诺内,为主帅皮奥利送上了执教生涯的第100场胜利,圣西罗球场七万余名球迷的欢呼声中,夹杂着更多复杂的情绪——一场本应酣畅淋漓的逆转,却因过程中暴露的战术僵局与体系裂痕,让这场里程碑式的胜利显得如同饮鸩止渴。
百胜背后的数据迷思:胜利质量持续滑坡
皮奥利执教米兰的100场胜利中,有47场出现在2022-23赛季之前,彼时球队以青春风暴与高位压迫战术横扫意甲,夺得暌违11年的联赛冠军,但近两个赛季,米兰的胜利方式逐渐演变:本赛季的12场联赛胜利中,有6场为逆转取胜,其中4场依赖80分钟后的“绝杀球”;场均被射门次数从冠军赛季的9.3次上升至13.1次;控球率低于对手的场次占比高达58%。
本场对阵弗罗西诺内一役更是缩影:米兰全场被对手通过快速反击创造3次单刀机会,若非门将迈尼昂神扑救主,早已陷入更大劣势,皮奥利在赛后发布会上强调“胜利展现了球队的韧性”,但意大利《晚邮报》犀利点评:“当‘逆转’成为常态,恰恰说明战术部署的失效已成常态。”
战术困局:阵型切换与角色混乱
皮奥利本场再度尝试3-4-3阵型,意图通过边翼卫宽度压制对手,但实际运行中却陷入三重矛盾:
- 中场失控:由于双后腰本纳塞尔与赖因德斯均偏向进攻属性,对手屡次通过中场直塞打穿防线空隙,弗罗西诺内全场完成12次成功过人,其中9次发生于中场腹地。
- 锋线孤立:中锋吉鲁被迫频繁回撤接应,导致禁区内缺乏支点,全队35次传中仅成功5次,边中衔接效率跌至赛季新低。
- 防守体系脆弱:三中卫组合克亚尔、佳夫与托莫里因默契不足屡现漏人,对手唯一进球正是利用克亚尔上抢后留下的空当推射得手。
值得注意的是,皮奥利本赛季已使用过4种阵型(4-2-3-1、4-3-3、3-4-3、4-4-2),但《米兰体育报》统计显示,阵型切换并未带来战术优势——球队在比赛前15分钟的预期进球值(xG)仅0.18,排名联赛倒数第四。
个体闪光掩盖体系缺陷
本场逆转的最大功臣特奥赛后当选最佳球员,其奔袭60米后的世界波被媒体誉为“史诗级进球”,这已是米兰本赛季第7次通过个人能力解决僵局:此前莱奥的连续突破、普利西奇的远射、甚至门将迈尼昂的长传助攻,屡次成为抢分关键。
前米兰名宿科斯塔库塔在天空体育节目中直言:“当球队需要永远等待天才的灵光一现,说明战术机器已经停转,皮奥利必须回答:为什么球员的个人能力越来越成为胜利的唯一保障?”
深层次危机:建队思路与资源错配
管理层在夏窗投入1.2亿欧元引援,但新援与战术体系的兼容性始终存疑:
- 美国边锋普利西奇虽打入8球,但其内切打法与特奥的插上频繁重叠左路空间;
- 奇克作为B2B中场缺乏防守贡献,导致攻防转换时常现真空;
- 锋线轮换深度不足,35岁的吉鲁本赛季已出战超1500分钟,替补席却无同等战术价值的替代者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年球员发展轨迹:22岁的德凯特拉雷离队后爆发,卡卢卢因位置频繁变动状态下滑,而皮奥利近两个赛季未培养出一名常规主力青训球员。
对比之下:竞争对手的体系进化
与米兰的挣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国际米兰在本赛季通过3-5-2体系实现攻防一体化,全队已有14名球员取得进球;尤文图斯则凭借务实的低位防守与高效反击稳居前列,米兰名宿安布罗西尼指出:“现代足球的竞争是体系成熟度的竞争,当对手的每个传球都有明确意图,米兰却仍在依靠本能踢球。”
百胜里程碑或是转折警钟
皮奥利的100胜值得尊重,但这座里程碑更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红黑军团光鲜战绩下的隐忧,倘若无法从“明星足球”转向“体系足球”,即便偶尔逆转取胜,也难掩整体竞争力的持续流失,正如《都灵体育报》所言:“圣西罗的狂欢夜,或许正藏着最冷静的告别倒计时。”
(本文数据来源:Opta、WhoScored,更新至2025年1月)
声明: 本报道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报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并保持内容完整。